[1]何富连, 薄云山, 李通达, 等.浅埋坚硬煤层工作面超前支护技术研究[J].煤炭工程, 2014, 46(7):70-73
[2]杨永康, 康天合, 兰 毅, 等.浅埋综放工作面开采方法及其矿压实测研究[J].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 2011, 30(2):244-253
[3] 李国华, 任艳芳, 徐天发, 等.厚松散层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[J].煤炭工程, 2013(1)76-78.
[4]黄庆亨, 张 沛, 董爱菊.浅埋煤层地表厚砂土层“拱梁”结构模型研究[J].岩土力学, 2009, 20(9):2722-2726
[5]陈忠辉, 冯竞竞, 肖彩彩, 等.浅埋深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断裂力学模型[J].煤炭学报, 2007, 32(5):449-452
[6]杨治林.浅埋煤层长壁开采顶板岩层的不稳定性态[J].煤炭学报, 2008, 33(12):1341-1345
[7]刘学生, 宁建国, 谭云亮.近浅埋煤层顶板破断力学模型研究[J].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, 2014, 31(2):214-219
[8] 钱鸣高, 石平五, 许家林.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[M]. 徐州: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, 2009.
[9]黄庆亨, 钱鸣高, 石平五.浅埋煤层采场老顶周期来压的结构分析[J].煤炭学报, 1999, 24(6):581-585
[10] 中国煤炭矿山机电设备及安全装备选型手册[M].徐州: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, 2007.
|